网站地图
两部门发文促进光伏产业链绿色发展 上游多晶硅生产受重点关注
9 来源: 网络整理 2024-05-23 11:47

_光伏发电多晶硅_光伏多晶硅龙头企业

近日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》(简称《通知》),明确未来将通过保障多晶硅合理产量、支持多晶硅先进产能按期达产、鼓励多晶硅企业合理控制产品价格水平、保障多晶硅生产企业电力需求等八方面具体举措,纾解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产能、价格堵点,提升光伏发电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供应保障能力,支撑我国清洁能源快速发展。

光伏发电多晶硅__光伏多晶硅龙头企业

_光伏多晶硅龙头企业_光伏发电多晶硅

《通知》各事项围绕

多晶硅进行部署安排

光伏多晶硅龙头企业_光伏发电多晶硅_

多措并举保障多晶硅合理产量

多晶硅在光伏产业链中居于重要环节,发挥着关键作用,同时产能形成周期相对较长。要保障多晶硅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供应、用电用水用工等,合理安排检修、技术改造等计划,确保已有产能开工率。

创造条件支持多晶硅先进产能按期达产

在加强技术创新研发方面,支持多晶硅企业提升生产线自动化、数字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水平,降低能耗水平,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优良率。推动建设项目按期投产达产。鼓励上下游一体化、战略合作、互相参股、签订长单,支持建设光伏产业园区。鼓励国有、民营等各类资本参与产业链各环节,有效限制低端产能无序扩张。

鼓励多晶硅企业合理控制产品价格水平

在遵循公平竞争原则前提下,结合市场供需形势、生产成本及合理利润水平等因素,引导多晶硅等产品价格维持在合理区间,相关企业可享受政府支持政策,纳入政府及行业重点企业支持政策清单。

充分保障多晶硅生产企业电力需求

引导多晶硅等产品价格维持在合理区间。对于主动控制多晶硅等产品价格水平的企业,有条件的地方,特别是绿电资源丰富的地方,支持其通过市场化方式降低多晶硅生产用电成本。目前,对于产品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的多晶硅生产用电负荷,各地暂不纳入有序用电方案。

鼓励光伏产业制造环节加大绿电消纳

鼓励多晶硅生产企业直接消纳光伏、风电、水电等绿电进行生产制造,支持通过微电网、源网荷储、新能源自备电站等形式就近就地消纳绿电。《通知》明确表示,使用绿电进行多晶硅生产的,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。

完善产业链综合支持措施

落实相关规划部署,突破高效晶体硅电池、高效钙钛矿电池等低成本产业化技术,推动光伏发电降本增效,促进高质量发展。推动高效环保型及耐候性光伏功能材料技术研发应用,提高光伏组件寿命。

加强行业监管

严格贯彻落实价格法、反垄断法,加强市场监测,发现扰乱市场秩序的问题线索,及时约谈相关市场主体,推动依法合规经营;从严查处散布虚假涨价信息、囤积居奇等哄抬价格行为,以及达成垄断协议、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,有力遏制资本过度炒作,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秩序。

合理引导行业预期

各有关部门、企业应理性分析光伏产业发展预期,充分考虑产业链已有产能与不同生产环节间扩产周期的差异,根据新能源发展规划、市场需求预测等情况引导企业提前谋划布局、合理安排投产扩产增产计划,推动上中下游平衡协调发展,有序推进光伏产业链建设,推动光伏产业链的平稳、健康发展。

国内光伏产业链发展全球领先

多晶硅需求量步入高速增长期

过去十年间,我国风光发电装机规模增长约12倍,装机总量占全球的38%,多年稳居世界第一。我国光伏产业为全球贡献了70%以上的产量。据国家能源局数据,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光伏并网容量总计5,260.2万千瓦,其中,集中式光伏电站1,727.1万千瓦;截至2022年9月底我国光伏并网容量累计35,806.7万千瓦,其中,集中式光伏电站21,563.9万千瓦,分布式光伏14,242.7万千瓦。

得益于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,多晶硅市场需求量步入高速增长期。近十年来,我国多晶硅消费量在全球总消费量中的占比不断上升,占比从2012年的61.5%上升至2021年的93.9%,其中约94%的硅料用于光伏电池生产。

当前,我国多晶硅产能与产量位居全球第一。据相关统计数据,截止2021年底,我国多晶硅产能达55.65万吨/年,全球占比77.3%;202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48.7万吨,全球占比77.7%。预计随着《通知》各事项安排部署推进,我国光伏产业链、供应链的安全性、稳定性和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。

2023年8月8-10日

JOIN US

齐约千年商都

广州·广交会展馆

光伏发电多晶硅_光伏多晶硅龙头企业_

光伏发电多晶硅_光伏多晶硅龙头企业_

展位咨询:马经理 19519970814

观众咨询:赵经理 15275118293

展位合作